本馆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文博资讯 > 本馆动态
【文物鉴赏】金代刻字铜镜

图片

铜镜,又称青铜镜,由镜形、镜纹、镜面、镜背、镜铭、镜钮、钮座以及缘等组成。

临夏州博物馆藏有一件金代刻字铜镜,直径12.2厘米,厚0.1厘米,钮厚0.7厘米,重0.120千克,成圆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半球形钮以穿系,有鼻孔,钮周围为四朵盛开的菊花。在镜边缘錾刻“枹罕验讫官匠”款字押,字迹遒劲有力。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1977年出土于临夏市南龙乡马家庄。 

金代铜镜类型多样,纹饰丰富,特征鲜明,在铜镜的铸造工艺上独树一帜:既吸取了中原地区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大多采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传说典故及喜闻乐见的图案,在我国青铜工艺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金代铜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明确的金代自铸铜镜,如双鱼镜、童子镜;二是仿汉、仿唐、仿宋镜;三是一种带柄的小铜镜(又名“照子”); 四是镜背边缘刻字的铜镜。

镜背边缘刻字的铜镜这是金代铜镜最重要的特点,也是鉴定具体年代最明显的标志和研究流行年代及使用地区的珍贵资料。我馆的这件金代铜镜边缘錾刻“枹罕验讫官匠”款字押,就是这类刻字铜镜,史书记载:金朝因为缺铜,朝廷曾数次发布诏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铜镜。人们购买铜镜后,还要在居住地官府设置的专门机构进行检验,并在镜面边缘“錾刻押记”,便于官府日常执法时查验。管理模式类似于现在的人们购买汽车挂牌照一样。如购买了铜镜未经官府检验并“錾刻押记”,使用该铜镜就是违法,一旦被官府发现,除没收外还要予以处罚。这面铜镜,使用者购买后按照当时的“铜禁”政策,在枹罕(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县附近地区)进行了检验登记,官府匠人在铜镜镜面錾刻了“枹罕验讫官匠”六字押记,表明该铜镜可以合法使用了。随着金代后期经济凋弊和战争的频繁出现,铜镜检验制度已经废弛,故金代后期基本不见官府检验的刻字铜镜。  

一面铜镜,除了那精美生动的纹饰,让人赞叹古时候的那些能工巧匠,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历经悠悠岁月,重现大地,让我们有幸去探究那曾经的繁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