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文博资讯 > 本馆动态
【河州史话】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驰名中外的古动物化石


图片

      20世纪80年代,有位专家探察了临夏地区地质构造后,有理有据地说:“临夏地区的红砂地质中,一定会有石破天惊的发现!”果不其然,二十年后,考古学家们在临夏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石头。它就是被称为“龙骨”的化石。
      通过解读石头,一幅生动的古动物伊甸园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 
      临夏州境内的和政、广河、东乡、积石山、临夏市等县市,广泛分布着脊椎动物的化石。在临夏州816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古生物化石分布的面积竟达3517平方千米,这是欧亚大陆地质学及古脊椎动物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仅和政地区收集到的化石就有8000多件。科学家们在对这些化石的初步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临夏古生物共分为爬行纲和哺乳纲2纲7目103个属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代表性的动物群:距今约1900万年~1300万年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约1100万年~ 200万年的三趾马动物群,距今约250万年~200万年的真  马动物群。众多的古生物化石“装备”了和政县的三个大型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些化石创造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化石,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化石。这里也是世界上化石最富集的地区,其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为世界罕见。其中50多件化石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80多件定为国家二级文物,350多件定为国家三级文物。作为一个县级古动物化石馆,馆藏如此之多、如此珍贵,是我国绝无仅有的。
这批古动物化石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哺乳动物化石群收藏、研究中的空白,对于人类探索中华文明,研究气候变迁、地质演变及环境变化,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古动物伊甸园的迷人风采吧!在1000万年以前,临夏盆地温暖湿润。在平缓的山上,长满了参天大树, 林间的缝隙中茂草足有一人多高。一丛丛、一株株叫不上名字的野花竞 相开放,花香四溢,蜂蝶飞舞。低凹的地方是湖泊、沼泽、溪流,水面 上奇珍异鸟飞翔,不时地冲向水中,捕捞水中小生物。水中有巨大的鱼、 鳖、龟,也有微小的水生动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繁衍。没有污染, 只有蓝蓝的天,暖暖的太阳,绿色的大地,湛蓝的水域。更令人惊奇的 是在河边湖边的沼泽地上,悠闲的铲齿象正用它那巨大的像两只铁欷一 样的大板牙铲着水草,然后用长长的鼻子卷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 大唇犀、长颈鹿、羚羊、巨镰猪,有的在树荫下歇凉,有的在河岸上嬉戏玩耍;巨鬣狗躲在灌木林后面,偷偷地觊觎着,瞄准猎物,寻找时机, 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地出击,一些弱小的羚羊等动物往往在劫难逃;在山前草地上,有几只剑齿虎追逐着三趾马,忽左忽右, 扬起阵阵尘土 ;吃饱了嫩绿青草的和政羊躺在草坡上慢条斯理地反刍着, 几只小羊依偎在母亲身旁,贪婪地吮吸着奶水;两只公羊在为争夺配种 权而顶仗、角斗……一切都在按自然法则进行着,好一个古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后来,地球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神气十足的铲齿象、凶猛残暴的巨鬣狗、矫健彪悍的剑齿虎、风驰电掣的三趾马,以及繁衍了几 千万年的数不清的古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灭绝了,化成了泥土,只有一小部分变成化石。我们只能从这些化石中,去感受生命演 化的奥秘,领略奇妙的大自然的风韵,体味宇宙造化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