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文博资讯 > 本馆动态
【文物鉴赏】齐家文化素陶鼓

图片

        陶鼓,是一种具有悠远历史的膜鸣打击乐器,是鼓类乐器发展史上的最早形式。当人类开始能够制造陶器,创造各种生活器具或生产用具时,其中的一些器物所发出的声响就启发了先人制造乐器。将缶、罐等一类生活器皿的口部简单地蒙上动物的兽皮,用土块、骨木或手等敲击,就能发出砰砰声响,这应该就是人类最早的土鼓或陶鼓了。

        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齐家文化素陶鼓,高48厘米,鼓面直径30.8厘米,重2.610千克, 质地为泥质红陶。主要由一大一小两个造型不同的口与一个较长的中腔等三部分组成。器物之大头部分略呈喇叭形,中凹,底空,敞口,喇叭口外壁饰一耳,同时在口沿外壁一周饰有十个钮;小头部分呈鼓腹罐状,束颈,敛口,底空;连接两头的中腔部分修长浑圆,呈十分规范的圆筒状,在连接小头部分的外壁处饰一耳,与喇叭口外壁上的耳相对称;三部分有机接合成形,前后贯通,连通为一体。

        新石器时代的陶鼓由于其鼓面大多是皮革,埋藏地下年代久远,鼓面多被朽蚀而不存。因此,往往混在陶器群中,一时难以鉴别。故曾有“异型陶器”、“喇叭形器”、“特殊器形”等称谓,或以其上下贯通不能容物,而称之为“漏器”。随着陶鼓及其有关的实物资料的陆续出土,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入。从古史文献记载和目前所掌握的出土文物来看,陶鼓在古代人类音乐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远古氏族社会音乐生活的支柱,与陶响器、陶埙等一起构筑了史前的彩陶乐器文化景观。史前陶鼓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建国以来,在这一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为研究古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在反映精神文明的众多实物资料中,自然也包括在古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打击乐器—-陶鼓。

        临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陶鼓为我们研究古史传说时代华夏的音乐生活以及原始乐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