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文博资讯 > 本馆动态
【临博学苑】马晓燕:临夏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征探析 ​

摘要:作为原始彩陶的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以马家窑期、边家林期、半山期和马厂期四个类型,从图案纹饰、彩绘技艺等方面论述了甘肃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征。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彩陶特征

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甘肃具有完整的彩陶历史。从八千年之前的大地湾文化开始,历经仰韶的发展,马家窑的辉煌,走过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沙井文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流经了十二个不同的文化类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彩陶艺术其中马家窑文化无疑是整个彩陶历史发展最为完备和迅猛的时期,也是整个原始华夏文明中最为绚烂的一个时期。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 5000一4000 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泌县逃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一1924 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时,他的助手们在 1924 年发现了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泌河、大夏河、涅水等。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的泾渭水上游,白龙江、涅水、河、庄浪河和清水河流域。半山类型分布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马厂类型的分布则更为向西。

以仰韶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马家窑文化,先后历经了一千年时间,是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系统,先后有马家窑、边家林、半山和马厂四个一脉相承的文化类型。按照时间顺序来说,马家窑文化的早期是马家窑期,中期是半山期,晚期是马厂期,边家林期属于马家窑期到半山期的过渡时期。本文以早中晚的时间顺序,依次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特征。

一、早期马家窑类型彩陶特征

因首次发现与甘肃临逃的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 3100-前 2700 年。马家窑类型的彩陶虽然仍旧受仰韶文化的影响,但是已经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大部分是橙黄陶少部分是灰陶,彩陶的数量显著增多,比例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不等。而彩陶的器型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配备诸如漩涡、水波、波浪、三角、网状、圆形等美丽且线条流畅的纹饰,绚烂多姿。

图片

随着生活的逐渐稳定,马家窑类型彩陶逐渐实用化。起到贮存作用的碗、罐、瓶、盆等显著增多,比例均匀,彩陶普遍细长高大,实用性很强。绘图多以曲线为主,技巧熟练,艺术水平高于中晚的半山和马厂类型。马家窑期内彩陶的特征发展,主要是彩色和纹饰以及器型的变化。早期为黑彩,漩涡纹、鸟纹为主,合理的布局和构思带来了动感的艺术彩绘。这时开始流行在器型盆碗等物内部彩绘,只是纹饰多为十字等简单图案。中期的显著特征是增加了壶这一新的器型,除了旋涡纹、鸟纹等,也出现了圆形纹等,这时的彩陶取材多样,纹饰绚烂创新,器型创新性大大增强,功能多样,达到了一个巅峰。马家窑期晚期的彩陶以橙黄陶为主,除了黑彩还出现了白彩,黑白相间,纹饰不如中期丰富,多为几何形状的纹饰,诸如阴底弦纹、二方连续旋纹、大锯齿纹等。

图片

二、过渡期边家林类型彩陶特征

边家林期属于马家窑期向半山期过度阶段,这个时期内的彩陶特征兼有马家窑期和半山期两种,发现于临夏州康乐县,并在康乐县虎关乡关丰村有边家林遗址。它是起到转折作用的一个时期,位于马家窑期和半山期之间,当然也有自己显著的特征。此时出现了从纯黑彩绘混合红彩的迹象,纹饰主要基于水图腾,表现人们对河流的崇拜。主要是旋涡纹等旋转式花纹,器形有壶、罐、盆、瓶、碗、钵等。器型为直颈折肩,口沿处有一对鸡冠状的小附耳,腹部两侧有对称的半环耳。纹饰分为颈、肩、腹三部分。早起以黑彩绘制纹饰,晚期则用红色辅衬。边家林的器形和纹饰与半山早期的瓦罐嘴遗存类似,已清楚地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

三、中期半山类型彩陶特征

半山类型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的半山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 前2300 年。半山期出现了红陶,灰陶和白陶少量出土。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最为辉煌的时期,彩陶出土之多,造型之美观,艺术凤格之多样,纹饰之繁缛,均达到了顶峰。黑红两色交织形成了锯齿纹、菱形、网状、葫芦纹等,彩绘部位也有显著特征,一般位于器物的上腹位置。器型比例协调,主要为罐、壶等大中型贮藏器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半山期当地的农业发展较为迅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鸟型的彩陶,腹部双耳代表双翼,一般来说半山期的器型重心降低,多在腹部,并且腹部半径和高度相当,表面打磨光滑,制陶技术极为高超。

图片

半山期用彩方面的显著特征是出现了红彩,早期仍旧是以黑彩为主,随着发展,出现了红彩,到了后来红彩的比例越来越大。多为暗系的紫红色,黑红相间,在内侧绘制简单的弧形纹和三角形的纹饰,外侧为十字形和波浪纹,颈部多为菱形纹,肩部为锯齿纹。半山期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多为不同纹饰之间的组合物,诸如锯齿纹、菱形纹,最后用垂弧纹结束纹饰绘制。

另一个特征就是装饰部位的变化,半山期的装饰部位一般为容器上腹,下腹不绘制纹饰。半山晚期的时候旋涡纹和大锯齿纹逐渐消失,出现了圆圈纹,这也是半山期结束的标志,亦是彩陶文化下坡路的标志。

四、晚期马厂类型彩陶特征

马厂类型因首次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源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 2200年-前 2000 年。在继承了半山期的彩陶器型之后,马厂期的彩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单耳简状杯。马厂早期的彩陶多经过打磨,图案丰富,纹饰多样,以红陶为主,夹有白陶和灰陶,到了晚期便很少有彩陶打磨了,器物表面比较粗糙。纹饰基本继承了马家窑期和半山期,多为大圆圈纹、神人纹、波浪纹、几何纹。

图片

马厂期的发展分成了两支,一股以青海省乐都县一带为中心,在兰州西部,遍布青海地区,这也是后来齐家文化的雏形。彩陶器型多为壶,比半山期彩陶瘦高,最大半径从腹部上移,纹饰多为大圆圈纹和抽象神人纹,图案松散。另一股沿若河西走廊往西北发展,形成后来的四坝文化,后来经过甘肃进入新疆,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器型多为单耳筒状杯、盆类,很少有壶瓶等物,纹饰以几何形状为主,体现出了游牧民族的特点。

马厂期在晚期的时候分化而出的两支,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一种文化了,在此可以定义为两种互相交织、互相联系的文化类型。总体看来马厂期的彩随继承了半山期的特点,只是以黑彩为主虽然纹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出现了蛙纹,听字型纹等,但是到了后期彩绘手法变得比较粗犷和简单虽然出土量大,但是已很明确地表现出了下坡路的趋势,难以和半山期相比。

综上所述,马家窑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彩陶艺术最为辉煌的时刻。器型端庄、图案丰富彩绘技艺娴熟,线条和谐流畅,构图严谨得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是全人类的艺术宝库。


作者:马晓燕 临夏回族自治州彩陶馆(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