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研究
华小燕:简述道教在临夏的传播及重要道观

简述道教在临夏的传播及重要道观


华小燕


摘要:道教自元代以来在河州得到迅速传播,元明清时期,河州的道观数量较多,成为道教传播的载体,本文通过万寿观和白云观,对道教在河州的传播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河州 道教 传播 重要道观

一、道教概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历史渊源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张天师创立,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经》则记载:道教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发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纪元,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

道教奉老子为祖师,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尊“道”为最高信仰,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道教的“道”与“德”共同构成其教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教派,全真道亦称为全真教、全真派,由王重阳于北宋末年创立。全真道建立了传戒和丛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修行,不鼓励娶妻,不茹荤饮酒,其修炼要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以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后经丘处机的推动而进一步壮大了全真道,现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下又分为龙门派、华山派、清静派、三丰派、老华山派(陈氏堪舆派)、金丹南宗等支派。正一道正式形成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册封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以扶乩巫蛊等迷信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正一道士中相当一部分有家室,不住道观,吃荤饮酒,不守戒规。

二、道教在临夏地区的传播情况

据明嘉靖本《河州志》记载:“大隐庵州西三里,元壬寅蒙古左黡建,郭飞阳之所居,澄阳仙姑是也。”这是临夏地区关于道教的最早文献记载,这段话大意为:在临夏西面三里处有座大隐庵,是蒙古左黡于元壬寅年(1241年)修建的,是澄阳道人郭飞阳修道之所。大隐庵即为现今临夏市万寿观旧址。由此可知,元代的临夏已经有了道教的修道场所。元中统二年(1261年)在积石关建有飞阳观,为河州道人雷希真所建。元至正元年(1341年),在积石山中有一“仙人洞”,道人郭飞阳有题记。

明嘉靖五年(1526年),临夏境内比较有名的道观、庙、坛有17所: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郡历坛、禹王庙、城隍庙、马神庙、文昌观、三清观、真武观、飞阳观、栖真洞、东岳庙、武安王庙、二郎庙、大隐庵、仙人洞。据文献记载,这些观、庙、洞、坛大多是元明时建立的。明嘉靖本《河州志》记载了12所道庙的修建年代。东岳庙、武安王庙、二郎庙均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修,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郡历坛均建于明成化年间。积石关禹王庙是明弘治甲子年(1540年)首建,清初被毁,乾隆年间奉旨重建,规模宏伟,后被毁。河州城隍庙,元至大三年(1310年)修,明永乐十年(1412年)、嘉靖甲辰年(1544年)重修。文昌观,元辛卯年(1291年)修,明成化四年(1468年)重修。三清观,元大德四年(1300年)修,后并于文昌观。真武观,元至正五年(1345年)修,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重修。栖真洞,明嘉靖戊申年(1548年)修。清末民初今临夏市境内全真派道观庙宇有万寿观、社稷坛、先农坛、万寿宫、东武庙、西武庙、火祖庙、龙王庙、药王庙、古城庙、马王庙、太清宫、地母宫、百子宫、天花府、三法观、白云观、苟家观、栖仙洞、拦家庙、二郎岗、祖师殿、西姑姑庵、城隍庙等20多处。

观、庵为道士道姑修道场所,道士分出家(全真派)和不出家(正一派)两种,出家道士不结婚、留长发、衣领长服,担负“扬神”、“打醮”等神事活动,生活来源,一靠化缘求布施,二靠道观香火钱和观产收入。不出家道士,俗称阴阳,属正一派,主要活动是看阴阳宅、书符念咒、设坛诵经、合婚等,封建社会的官府,对阴阳予以法师、阴阳官称号,并世袭相传,后革除世袭制,至民国时,组成临夏道教会,给所有道徒发印章一枚,香火日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夕有乾坤道士62人,存道观8处。    解放初期道教无大的活动,1958年反封建反宗教特权斗争中,多数道观被占用或拆毁,万寿观只保留了三殿一塔。道士有的被拘押,有的还俗。阴阳被取缔后销声匿迹。1963年12月30日,万寿观等古迹定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先后交红园、农中管理使用,“文化大革命”中乾元塔被造反派炸毁,二郎岗、栖仙洞、祖师殿等均被拆毁,所存经书没收失散,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8名乾坤道士陆续回观,群众集资,政府资助,重建万寿观建筑群,由市政府批准道教活动的场所为万寿观及所属的二郎岗、栖仙洞、祖师殿。    三、临夏地区主要的道观

(一)万寿观

位于临夏市北塬山坡,因建在相邻五峰之上,合称“五岳朝天”,是临夏境内全真教龙门派的主要传道场所,是西北道教第二大观。万寿观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最初为蒙古人左黡所建,原名大隐庵。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因“澄阳仙姑”郭飞阳居住,故又称飞阳仙院或澄阳仙院。元至正五年(1345年)道人程德清在庵下增建真武殿,后因兵燹皆毁。明宣德三年(1428年)河州都督刘钊在真武殿旧址上重建一阁,明天顺五年(1461年),中官陈本又加以修葺,改称通明阁。清代又扩建,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河州知州王全臣更名为万寿观。光绪二十一年毁。民国六年(1917年),道士李理文等募捐修复,由邑人邓隆作《乾元塔碑铭》。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毁,次年道士王永平等重修,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基本完工,共9层,顶建七级八角浮图塔一座。1958年除玉皇、紫微、真武三殿和乾元塔保留外,其余均拆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集资数十万元,政府先后资助近3万元,在原来三殿的基础上重建修复后共计七层,依山而筑,雄伟壮观。

临夏遗产559291.png

图一:万寿观

万寿观(图一)整个建筑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自下而上有山门、观音殿、真武殿、紫薇殿、玉皇阁、福禄阁、三清殿、混元阁以及乾元塔。最低一层为山门,建于1987年,与万寿观建筑群融为一体,并统一在纵轴线上。山门前屹立一座大型通天炉,门前的四根柱子上悬挂两幅对联:“古观青史远溯飞阳仙院,今阁碧空近收锦绣河山”,“三眼分明观天地,一鞭威武振玄门。”穿过山门两旁名为“无为”与“清静”的拱门,即为观音阁。观音阁为三间外廊式二层阁楼式大殿。由姬润先生设计,1988年重建。一层为山门,二层主供王灵官及倒坐观音神像。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常塑在山门之内,镇守道观。观音殿将彩绘、砖雕和木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殿屋檐四角各挂有一铜铃,屋脊上方装饰砖雕龙形脊兽,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脊之上树立一“宝瓶”。“宝瓶”也称作“宝罐”,其中装有各种药材,是镇殿之物,据说具有辟邪、保平安之功效。

观音殿右侧是丘祖殿,殿内供奉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像。相传在金元战乱之际,丘处机不远千里赴西域雪山面见成吉思汗,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听信其言,礼敬天地,爱护生民,将之奉为国师,颇有建树。清乾隆皇帝曾写对联:“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给予了丘祖高度的评价。

拾级而上就到了真武殿,该殿为万寿观中修建最早的一个大殿,初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大殿左右两侧是观中道士居住的房屋,称为“丹房”。真武殿后面为紫微殿,也叫星主阁,位于整座建筑群第三层,该殿为观中仅存的古楼,被定为珍贵文物建筑名胜古迹,供有道教四御之一的紫微大帝和其左右两旁的吕洞宾、文昌帝君。

万寿观的中心建筑玉皇殿位于第四层,此层共建有三座大殿:玉皇殿、三法殿、三观殿。玉皇殿又称通明阁,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镇守河州的都督刘钊在元代大隐庵旧址上所建,现存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重建。此殿是“文革”中所幸存的三殿之一,为三间转五式大殿(从外面看是五间,从里面看是三间)。殿前悬挂“万法教主”的匾额,门廊上从左至右分别彩绘有“庄子写南华经”“五福相吉”“八仙”“女娲补天”“韩康卖药”的典故图案。殿内主供真武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殿前有一间转三二层阁楼式大殿,其屋顶别具一格,因为像一个“十”字,故叫“十龙脊”,又名“五岳朝天”,殿前高挂“至高无上”匾额,两根柱子各盘踞一条彩龙,称之为“龙柱”,门廊上彩绘着“八仙”图像,还撰写有一副对联:“大哉乾元统山水而覆冒,皇矣上帝系日月星以照临。”二层为藏经阁,其暗阁中存有《中华道藏》一部。此殿最上一层台阶用古观仅存的石条铺成。

玉皇殿右侧为三法殿,该殿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建。玉皇殿左侧为三官殿,该殿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建。院子里一排排侧柏茂密参天,护栏上面每隔几步便雕刻一只石狮子。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石狮子用来避凶纳吉,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

在往上就是福禄阁和三清殿。福禄阁为五间转七式大殿,门廊上彩绘有八仙七真的画像、二十四孝图以及春夏秋冬图案。该殿为1985年所重建,里面主供福禄寿三星。三清殿为三间转五式大殿,屋脊为五脊六兽,大殿上方中央挂有“三清殿”与“圣教洪慈”匾额,柱子称为龙柱,与玉皇殿不同的是,这里的龙柱上面,龙是用彩绘的方式画上去的。殿门两旁及下方的台阶上分别雕刻有凤凰、双龙等砖雕作品。此殿于1985年重建,主供道教三位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万寿观最高一层为混元阁和乾元塔。混元阁俗称太上殿,主供太上老君。乾元塔屹立在万寿观之巅,为七级八角浮图塔,始建年代不详,后历经战乱,毁建多次,现塔为1996年8月重建,临夏学者邓隆在《重修导河县万寿观乾元塔碑铭并序》中这样描述乾元塔:“积石之麓,衍为平罔,镇以高塔,势摩穹苍。塔铃欲语,金顶有芒。”

(二)白云观

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市凤林路,是临夏地区道教全真派重点道观之一。该观历史悠久,其前身文昌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明洪武初年,当时的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此间。三清观是道人何廷秀于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所建,明洪武七年(1374年),指挥徐景主持重修文昌观,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成为府级地方管理所属道教事务的机构——道纪司。明成化四年(1468年)增修了三清殿。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已改为州级地方管理其辖境道教事务的机构——道正司。明末时,道正司被废除了。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鉴于文昌观年久失修、殿堂零落,大多建筑已经倾塌,时任河州知州王全臣主持,将州衙西南之旧文庙徙于文昌观,修建大成殿于三清殿废墟上,又建两庑、戟门、泮池、棂星门、塞门、牌坊以及启圣祠、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文昌阁、四贤祠、庄毅公祠、学正署、学训署等诸多建筑,河州城内文庙街之名自此始。

清同治年间战乱中,文庙被毁。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兵祸平息,时任河州知州潘效苏主持,徙建文庙于城内东南隅(今为建国小学),原来的旧址仍归文昌观。清光绪十年(1884年),时任河州知州周丕澧主持重修文昌观,更名为文昌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文昌宫后院新建吕祖殿,主供吕洞宾,定名白云观,殿堂有匾额曰“云集山房”。这时殿堂、两庑、过厅、楼房,规模具备、形势壮观。吕祖殿北向,山门在前司街(今前进路),文昌宫、三清殿南向,山门在文庙街(今凤林路)。北两院、南三院,统属白云观(图二)。

临夏遗产561594.png

图二:白云观

1923年左右,增修白云观山门、戏台。20世纪20年代,城内知名人士刘子翔、汪百川、鲁桂舫等主持、捐资,重修吕祖殿及其两厢。2003年6月21日,省宗教局落实宗教政策,发文批准开放临夏白云观为道教活动场所。6月25日,临夏市宗教局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现已成立临夏白云观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殿堂建设事宜,为恢复白云观昔日雄姿而努力。2009年10月,临夏白云观初步建成1860平方米的吕祖文昌大殿。现为临夏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参考文献:

①明嘉靖《河州志》卷二“典礼·祠祀”条,并见《临夏回族自治州志》下册1318页“民族宗教·道教”条。②清康熙《河州志》卷二“学校志”。③宣统《河州续志稿》卷三“学校·祠祀”条,民国《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建置·坛庙”条。④《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建置·坛庙”条。

摘录自《临夏遗产》(2017年第二期)